104国道浦泗立交至八卦洲长江大桥段跨江主桥。南京市建委供图
中国钢结构金奖是我国钢结构工程领域的最高质量奖,标志着获奖工程质量达到业界领先水平。记者从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,中国钢结构金奖新一批获奖名单近日揭晓,南京麒麟人工智能产业园D区和浦仪公路西段2项工程以“钢钢的”硬实力,斩获此项国家级大奖。
近3万吨用钢量,打造“铜墙铁壁”
麒麟人工智能产业园D区项目位于江宁区麒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,总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。建成后将作为南京人工智能产业研发基地,提供智能数据中心、研发、孵化、生产、配套设施等服务。
项目共包含八栋单体,通过连廊连接形体,整体呈现“Z”字形。为满足日后研发实验等功能需要,建筑以钢结构为主要构件,地下采用型钢混凝土柱,地上为钢框架+钢桁架。钢结构构件数量达4万件左右,总用量近3万吨。
大跨度钢结构连廊位于2区与3区建筑之间,单跨长度达到27米,单件钢构件最重超过50吨。施工前,项目采用有限元分析设计软件,进行结构受力与变形的有限元整体计算与分析,保障施工安全性。
在施工过程中,项目采用“分段加工+现场拼装+整体吊装”的方法,将桁架分两段进行加工制作,并在工厂进行预拼装,以保证现场拼装及安装精确度。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介绍:“我们项目钢结构、幕墙和ALC墙板装配量大,整体装配率能达到91%。拼装前,我们通过钢结构数字化预拼装软件模拟,能够提前发现拼接误差,提升拼装效率和精度。”
基于BIM模型,项目在施工中能够对钢筋桁架楼承板进行排版和布置,并对进行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构件清单汇总,有效提升整体的装配质量和效率。
突破技术瓶颈,实现BIM全过程运用
104国道浦泗立交至八卦洲长江大桥段(浦仪公路西段),是南京绕城一环的重要组成部分,路线全长11.43公里。跨江主桥为国内首座独柱分离式主梁钢塔斜拉桥,主跨500米。
跨江大桥采用全钢结构曲线独柱型索塔、超宽分离式钢箱梁,打造超宽分离式钢箱梁涡激振动控制气动结构,不仅具有极佳的防风性,还展现着简洁优美的外观。大桥犹如一道白虹,成为长江之上一道亮丽风景。
通过构建复杂曲面钢结构桥梁BIM三维正向设计、建造、管理一体化技术,项目突破了BIM技术在钢结构桥梁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应用的瓶颈,推动数字化、信息化建造技术在钢结构桥梁上的应用。基于BIM正向设计,项目建立起了参数化三维模型,批量生成与模型相关联的二维设计图纸,提高了设计效率,减少了后期修改的工作量,并将BIM模型运用于局部结构计算、后期钢结构制造及施工过程中,提高整个建设周期的品质及速度。
相较于常见钢塔,项目的钢塔断面尺寸较大,加工难度也随之增大。建设过程中,针对全钢结构斜拉桥在组装定位、焊接、拼装等各环节存在的质量控制难点,项目采用了一系列新工艺与新设备,实现高精度制造安装。通过攻克超大断面钢塔机加工及高精度安装、超大平面钢混结合段设计方法和安装等技术难题,项目突破了多项大跨径全钢结构桥梁技术推广应用的技术瓶颈,有效提升钢结构桥梁的设计和建造水平。